距离首批民营银行获准筹建已满一年,虽然首批五家民营银行依旧略显神秘,甚至未能全面展业,但是第二批民营银行已经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备中。按照监管口径,至少已有40多家民营企业就发起设立民营银行表达了意向;而按照二级市场概念统计,民营银行的影子股已经达到了百余家。
从公开信息来看,这些等待准生证的民营银行可以说从股东到高管明星云集:无论是从民生银行巨额套现的刘永好、“铁粉”众多的互联网企业小米,还是由传统银行离职而来的核心高管均赚足了业界眼球。
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,从首批民营银行筹建的进度来看,区域性传统银行的落地速度要快一些,而互联网模式运营的银行由于是全新的体验,因此涉及到与监管部门的沟通、IT系统的衔接、甚至对政策的突破,因此从展业速度来看显然难以一蹴而就,更多的采取了类似受邀客户扩围的方式运行。
据统计,民营银行概念(板块)成分股高达142家,而民营银行概念股也超过了50家。这些公司股基本可分为三类,其一是现已风生水起的健康元等公司,它们得益于与首批民营银行相关;其二是“有望即将修成正果”的民营银行影子股,包括苏宁云商等;第三类则是已参股商业银行的个股,例如新希望和和邦生物等通过众筹投资民营银行的个股。